新闻中心

News

运城制版入局数字印刷,福瑞森 “预见” 包装新市场

2021-07-20

做印刷,你一定听说过运城制版。
 
  俗话说“三分靠印刷,七分靠制版”。 对于凹印、柔印等传统印刷而言,制版是决定印刷品质的关键一步。
 
  多年来,运城制版布局全球,以先进的制版技术帮助千万印刷人解决业务难题,满足客户需求,赢得客户信赖。


 
  秉承“以客户需求为源动力”,如今运城制版又引领凹版印刷界迈出了跨越性的一步——运城制版新拓数字印刷业务,成立福瑞森图像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将围绕HP Indigo 20000的数字印刷软包生产能力,为广大印刷供应商提供全面的业务共享平台,让更多的印刷供应商能够满足品牌客户的短单和个性化需求。
 
  福瑞森,名为预见未来
 
  福瑞森之名,来源于英文单词Foresee,蕴含“预见包装未来”之意。
 
  在福瑞森的启动仪式上,运城制版集团华东总公司总经理李春虎,中国惠普Indigo/PWI数字印刷事业部大中国区总经理李鹏先生先后发表了致辞。
 

 
  李春虎先生在致辞中表示:“成立福瑞森,是运城制版基于客户需求所做的决定。福瑞森以数字印刷为切入点,将给印刷生态圈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给印刷行业客户提供新的技术服务,助力合作伙伴赢得客户。”

 
  李鹏先生在致辞中强调:“运城制版是全球制版领域的龙头企业,一贯具有很强的前瞻性。为了解决更多印刷供应商和品牌商的痛点,运城制版开始走进数码。惠普希望与运城制版一起,强强联手,深入合作,推动数字印刷在中国软包行业的发展”
 

 
  聚焦软包行业,共建印刷生态圈
 
  福瑞森的正式启动,无疑是软包行业的一大盛事。值此机遇,130余家软包印刷公司受邀汇聚于此,共商包装行业未来。
聚焦行业新需求 共建印刷生态圈
技术论坛
 
  在福瑞森主办的“聚焦行业新需求·共建印刷生态圈”技术论坛上,来自中国包装联合会、国际知名品牌方、制版方以及印刷设备厂商等不同领域的多位大咖带来了精彩的干货分享和行业前瞻。
 
  作为本次论坛的主办方,福瑞森图像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云成先生在会上介绍了福瑞森的业务模式与愿景。

 
  “近年来,我们发现品牌客户越来越要求印刷打样接近实物,短单需求明显增多,这是一个不可逆的市场趋势。数字印刷无疑是最符合这些需求的选择。HP Indigo 20000印出的成品对比凹印,仅凭肉眼已难辨区别,完全可以为打样所用。除此之外,许多业务量还无法独立支撑数字印刷的供应商也可以将短单交至福瑞森。福瑞森所搭建的是一个‘好用、敢用、用得起’的数字印刷平台,将与合作伙伴共享技术,为合作伙伴降本节流,做到互惠共赢。”
 
  关于软包装的数字化生产与变革,HP Indigo数字印刷事业部全球软包装战略经理 MachMachikawa先生给现场观众带来了富有创意的演讲。




 
  “预计到2020年,多版本的包装需求将会占到整个包装市场的近38%,消费者对个性化、限量版、产品种类的需求会不断上涨,给到包装印刷厂商的订单长度和交货期都将明显缩短。市场对于数字印刷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对此,惠普数字印刷能做的,除了短单、个性化订单的快速生产,还能在色彩和印前管理方面提供支持。比如惠普的马赛克技术,就能充分发挥图形设计的多样性,刺激并丰富包装设计师的创意灵感。”
 
  大咖演说各显神通,圆桌会议华山论剑。嘉宾演说结束后,制版界的泰斗级人物——运城制版集团董事长刘克礼先生亲自参与了圆桌会议环节,中国惠普Indigo/PWI数字印刷事业部大中国区总经理李鹏受邀与刘老先生一同上台,共商包装印刷大计。


 
  当聊到包装市场趋势,李鹏先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营销学里有一个广泛流传的5P理论,即People, Product, Place, Price, Promotion,而随着市场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第六个P——Package(包装)也应该成为品牌营销的一部分。如今,包装的功能不再是单纯的保护商品,更重要的是实现与消费者的情感互动。这就是为何品牌方越来越愿意尝试不同的个性化、限量版包装,这也使得数字印刷在市场中逐渐成为了‘刚需’。”


 
  事实上,对于以运城制版为代表的凹版印刷,中国包装市场仍存在着很多需求。但运城制版并没有因此故步自封。相反,在看到短版、个性化、精确打样等新需求出现,看到很多传统印刷供应商为此犯难之时,运城制版意识到传统印刷在市场发展中有其必然的局限和瓶颈。想要满足市场上出现的新需求,必须通过数字印刷来补充和强化自身的业务能力,从而在多元化的包装“新市场”中继续引领业界。运城制版率先入局数字印刷,正是给包装印刷行业做出了敢于创新的正确示范,也为更多传统印刷企业提供了一个尝试数字印刷的平台与机会。
 
  不负众望的HP Indigo 20000
 
  决心搭建数字印刷平台,运城制版自然是奔着“业界最好”的目标而来。正如中国包装联合会规划副秘书长张艳妮女士所言,HP Indigo 20000代表了当前数字印刷软包生产的最高水平。这也是为什么福瑞森将HP Indigo 20000作为数字印刷核心生产设备,为包装供应商和品牌商提供先进的生产与技术服务。  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GDP同比增长6.4%,就业、收入、消费、投资、进出口等多个领域的重要指标均好于预期。
 

 
  如何评价一季度成绩单?外界存在不同看法:有的极为乐观,认为好于预期表明中国经济已经摆脱下行压力,稳增长、防风险相关政策可以放松甚至转向;也有的相对悲观,认为好于预期更多的是政策作用。对此,专家指出,中国经济数据阶段性好转依托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更是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等各项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中国经济仍存风险挑战,对此需辩证地看待。
 
  向好态势较为明显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7.8%、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比上年同期上升42.4个百分点、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1.8%……2019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在多项重要指标中都释放了积极信号。
 
  在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袁达看来,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向好主要基于3方面判断:
 
  一是发展动力在提升。消费升级趋势明显,交通通讯、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快速增长;投资增速平稳回升,结构不断优化;外贸进出口特别是出口保持增长,一季度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增长6.7%。与此同时,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等区域发展增长极增长带加快培育,新型城镇化市场潜力不断释放,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动力进一步增强。这些都将有力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是政策效应在显现。今年以来,重大政策加快落地,政策支撑作用不断增强。比如,提高个税起征点,实施六项专项附加扣除,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效应开始显现;下调增值税税率等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陆续推出。相关政策的出台实施和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有力支撑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三是市场信心在增强。从企业信心看,PMI显著回升,3月份制造业PMI时隔三个月后再度进入扩张区间,非制造业PMI创2018年9月以来新高。从消费者信心看,一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24.6,比上年四季度提高3.2个点。从国际市场看,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下调2019年全球和美国、欧元区等经济增长预测值的同时,上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值。
 
  风险挑战依然存在
 
  经济释放更多向好信号的同时,也并非没有风险和隐忧。例如,2019年一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5.9%,比上年同期下降0.6个百分点;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6.3%,比上年同期回落1.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汽车的生产和销售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放缓。
 
  “不管是国内生产者还是消费者,不管是从国内看还是国际看,大家普遍对中国经济的增长预期是看好的,市场信心是增强的。但也要看到,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增长呈现放缓的趋势,外部不确定性因素仍然不少,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尽管今年一季度增长6.4%,普遍好于市场预期,但跟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相比都有所回落,这说明经济下行压力还是存在的。”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强调。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张永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2019年一季度经济数据好于预期,根植于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既与前期减税、降费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相关,也有一定的季节性因素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因素,因此需要辩证地看待,不能盲目乐观或者一味悲观。
 
  “一个季度这样时间维度的经济数据,虽然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经济运行状况,但依然属于短期情况。今年以来,中国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振了企业家信心及市场预期,投资重新活跃起来。但是,下行压力和外部风险并未完全解除,前期相关政策的更多效果也有待进一步释放。”张永军说。
 
  坚定信心扎实改革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1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当前经济工作。此次会议对于如何看待一季度经济表现作出了权威判断。
 
  在谈及经济成绩时,会议指出“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市场信心明显提升,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实施,改革开放继续有力推进,一季度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好于预期,开局良好”;在分析困难挑战时,会议强调“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清醒看到,经济运行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外部经济环境总体趋紧,国内经济存在下行压力,这其中既有周期性因素,但更多是结构性、体制性的,必须保持定力、增强耐力,勇于攻坚克难”。
 
  “中共中央政治局对于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全面、客观、准确、理性,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指明了问题,给出了对策。会议中提到的‘周期性’更多是短期问题,而‘结构性、体制性’则是长期问题。因此,分析中国经济既要关注短期数据,更要放眼长远,最终还是要坚定信心、扎实改革。”张永军说。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刘晓光撰文指出,由于宏观政策和改革力度同时加大,2019年总体经济形势有可能会好于2018年,但需要密切关注新风险的累积和旧风险的再度上扬以及结构分化加剧下的局部压力,把握好政策调整的节奏和力度,适时出台更多的改革举措。
返回

Copyright 2016.Company name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运城制版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